首页 要闻简讯 信息公开 政民互动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简讯 > 综合要闻
留在深海大洋的中国印记
时间:2018-07-18 来源:中国海洋报 作者: 分享到:

致读者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奋力追赶的中国深海大洋人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份量。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深海大洋实力持续提升,实现了从“深海进入”向“深海探测开发”的跨越,在载人深潜领域更是实现了“进入第一梯队”的目标。如今,中国在国际深海大洋舞台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强。
  我们可以从已经构建的“多个海区、多种资源、多船作业”海上调查格局中领略中国大洋科考的广度;从在深海洋底发现的一个又一个“黑烟囱”,抓取的一块又一块多金属硫化物中惊叹中国大洋科考的精度;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感受中国载人深潜的深度;从以“蛟龙”“海龙”和“潜龙”为代表的“三龙”向“六龙一宫”体系发展中体会中国深海装备技术创新的速度……
  今天的中国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崭新姿态,挺近大洋,走向深海。为做好相关报道,从即日起,本报专门开辟深海版,聚焦国际深海大洋科学前沿,报道深海大洋工作进展,回顾总结中国深海大洋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挖掘弘扬一线深海大洋工作者的典型事迹,聚焦讲好深海大洋科考故事,敬请关注。

核心阅读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新疆域。通过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这一国家平台,深海大洋工作者栉风沐雨、奋勇攀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为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发展深海技术装备做出了突出贡献。


7月14日,搭载着中国大洋50航次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3”船从福建厦门起航,奔赴太平洋执行为期约150天的大洋科考任务。船头翻滚的浪花,宛如跳动的字符,开始记录这一段中国人探索深海科学奥秘的新航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地球上最广阔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从边缘走向中心,中国人探索深海大洋的脚步从未停止。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深海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研发,形成了“多个海域、多种资源、多船作业”的调查格局,在深海大洋留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科考航迹遍布三大洋
  深海大洋蕴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更是大国博弈的战略空间。开发国际海底资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历史使命。
  1984年,我国确定了1990年前向联合国申请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的目标。1990年,我国将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研究开发列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成立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2010年,按照“增加战略资源储备、拓展国家发展空间、提升深海科技实力、深度参与国际海域事务”的大洋战略安排,我国通过持续开展深海大洋勘察,大力发展深海技术,构建了进军三大洋的战略格局。
  为此,广大深海大洋人奋勇攀登、潜心攻关,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
  这些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仿佛就在眼前:
  2005年,我国首次组织实施了环球大洋科学考察航次,“大洋一号”船历时297天,航程4万余海里,获取各类样品近万公斤,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获得了宝贵的调查资料,并首次采集到热液硫化物烟囱体。
  2007年,中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水深2800米处,成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2009年,我国实施了第二次环球科考。这次科考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在大西洋发现热液区,在太平洋首次成功使用“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观察和抓取海底“黑烟囱”,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完成大规模海底地震台阵探测调查等历史性突破。
  如今,“多船并发探海,全年无休战风浪”已是中国大洋科考船队的真实写照。航行在全球各个海域的大洋科考船和队员,已成为人类探索深海大洋奥秘的“急先锋”。
  今年5月24日,“探索一号”科考船返回海南三亚,标志着中国“南海深部计划”西沙深潜航次圆满结束。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三下深海,带领科研团队在南海首次发现“冷水珊瑚林”和新的冷泉活动喷口。5月18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船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登上南极洲,航程达到3.86万海里。
  今年以来,在全球大洋还能看到“向阳红10”“向阳红03”“科学号”“大洋一号”等诸多科考船的身影。今年下半年,“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十号”等更多科考船将陆续投入使用。
  如今,我国已经组织开展了50个航次的大洋科学考察,调查足迹遍布三大洋,内容涉及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等多种资源和环境评价,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中国深海大洋事业发展的广度、精度和跨度。

深海“寻宝”贡献中国智慧
  今年4月,正在东南太平洋执行大洋46航次科考任务的“向阳红01”船传来好消息——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创造了国际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新纪录。
  稀土被称作“工业维生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机械、能源等领域,是发展新技术的基础材料,可谓稀土如金。随着陆地稀土储量不断下降和与日俱增的稀土需求,各国纷纷“下海”寻找新型稀土资源。
  “此次能够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区,得益于我国深海大洋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大洋46航次首席科学家石学法表示,富稀土沉积区位于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此前我国海洋调查几乎从未涉足,国际上科学研究程度也较低,加强该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研究对于人类认识深海大洋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国际海底区域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在深海大洋的国际海底区域找矿,是代表全人类的先驱式活动。事实上,自中国大洋协会成立以来,已将我国深海找矿探矿能力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1991年我国在联合国海底筹备委员会登记注册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2001年,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第一块位于东北太平洋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矿区,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
  随之,中国在国际海底矿区方面申请喜讯频传——2011年获批位于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2013年获批位于西北太平洋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过去5年,我国新增国际海底区域矿区达到8.6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海底矿种最全、矿区最多的国家。
  新征程面临新挑战。在勘探合同履行方面,我国积极开展资源调查与评价、选冶技术研发,特别是在深海环境研究评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大洋航次进行多层次的生物、化学、水文、地质基线调查,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合同区的环境基线,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有关规章的制订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更为可喜的是,中国在全球深海治理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骐骆平顶海山群”“采菽海山”“郑和海岭”“苏轼海丘”……这些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名字成为分布在大洋深处的各类海底地理实体名称。命名海底地理实体,不仅体现了我国深海大洋的勘测、测量技术能力,也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深海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创新,是人类走向深海大洋的源泉和根基。大洋调查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为我国今后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人类提高对深海的科学认知水平、有效保护海底环境贡献了中国智慧。

“龙”家族协力探深海
  全球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共有37条,这些海沟所在的区域被称作深渊。它们是迄今人类很难企及的地方。其中包括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9条最深的海沟分布在西太平洋,它们中的5条深度超过万米。这些海沟仅占全球海底总面积的1%,却代表了45%的最深海洋区域。
  深海装备是深海大洋调查的重要保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进行载人潜水器的论证,2002年中国的第一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正式立项,开始了中国载人深潜研制的步伐。经过10年磨砺,2012年6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下了7062米的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纪录。蛟龙号的成功让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在接下来5年的试验性应用中,在我国南海、东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都留有蛟龙号的身影,作业范围覆盖深海海沟、海盆、洋中脊等典型区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科学考察成果,开辟了我国深渊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与此同时,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推动深海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相继完成研制并投入使用,其作业深度、续航能力、作业精度等在同类装备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三龙”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可实现深海环境要素和底质样品的探测和取样。
  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俄、法、日等发达国家均设立了专门的深海装备应用与保障基地,实现了重大深海装备的集中管理与高效应用。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2013年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正式开工建设,为深海科学考察、潜水器维护升级和深海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公共平台,现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深海技术及装备支撑保障基地。
  目前,国家深海基地正着力突破海底立体观测、深潜、深海作业等关键技术,开展除“三龙”外的“深龙”(深海钻探)、“鲲龙”(深海开发)、“云龙”(深海数据云计算)和“龙宫”(深海空间站)的支撑保障条件研究论证,致力于打造“六龙一宫”的深海探测网络体系。不断壮大的探海“龙”家族必将大幅提高我国国际海底资源勘查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此外,随着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建设、大洋样品馆建设、深海综合观测业务化示范系统建设等业务支撑平台的持续推进,必将进一步提高深海大洋业务支撑保障能力。
  毫无疑问,我国的深海大洋科考正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助推中国印记向更深更蓝处拓展。

附件:

版权所有:bet365官网网投网站 粤ICP备16122547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103

主办单位:bet365官网网投  协办单位: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宣传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