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简讯 信息公开 政民互动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简讯 > 中心工作 > 生态文明 > 新闻资讯
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树红花映碧海
时间:2018-07-23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 作者: 分享到:

徐闻珊瑚礁是中国大陆沿岸唯一发育和保存的现代珊瑚岸礁,既是弥足珍稀的国家级海洋生物资源,又是具有无穷魅力的特色旅游景观,是广东湛江市徐闻县最为响亮的一张生态名片。

1999年创建  发展迅速

保护区现有珊瑚种类31982种,其中石珊瑚54种,全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珊瑚品种占世界海洋珊瑚种类的13%左右。因此,保护区所在的徐闻灯楼角一带海域素有“水族大观园”之称。 

整个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发展较为迅速。1999年8月,经徐闻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该区珊瑚礁自然资源开始有了保护。此后,保护力度不断得到加强。2002年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提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9月,经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目前正在与雷州保护区、天成台国家海洋公园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争取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7年管理局成立  艰难开拓

和保护区一路成长的,还有承担保护区管护职责的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尽管早在1999年,徐闻珊瑚礁县级自然保护区就已经成立了,但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承担管护职能,主要还是依靠当时的徐闻县海洋与渔业局的力量进行保护。2003年,保护区升级为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广东徐闻珊瑚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副处级事业单位),总算结束了保护区“无主”的局面,有了专门的机构负责保护区的珊瑚礁资源保护。2007年,“保护区管理处”升级为正处级单位,也因此更名为“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尽管机构已经成立了,但保护区的工作条件依旧艰苦。一是保护区基地长期缺乏基础设施,无法在此办公,管理局干部职工只能在县城租用一套商品房作为办公地点,日常到保护区巡航执法或者开展宣教活动,需要往返近100公里来回奔波;二是保护区管理局人手长期紧张,一开始在编干部只有2名,只能聘用当地的村民帮助协管,即使目前已经有了9个干部编制,实际在任的也只有7名;三是保护区管理局没有执法权,只能和当地政府、省渔政总队合作,加强执法管护;四是由于当地渔民群众长期以来都是靠海吃海,对于珊瑚礁资源保护缺乏认识和了解,致使保护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十年奋战  管护基地展新姿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政策的引导下,在国家海洋局、bet365官网网投等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徐闻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驻守在保护区一线的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还是甘于风险,勇于开拓,不断推进保护区的工作。

保护区基地一穷二白、基础设施落后,他们就专门请来专业的公司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使保护区基地从刚开始的荒芜之地逐渐蜕变为一个初具雏形的现代化保护基地。据了解,截止2016年底,管理局已顺利完成10个专项 30余个工程和服务类子项目,办公楼、标本馆、珊瑚馆、实验室等建设完成,数字化监测、海上警示浮标等工程也已安装到位。

为了加强管护执法能力,在广东省渔政总队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加挂了“广东省渔政总队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支队”和“中国海监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支队”2块牌子,形成了一个联合乡镇、渔政等多方执法力量的常态化执法队伍。

为了加强当地群众的珊瑚礁保护意识,他们主动和当地乡镇合作,走村串巷,深入到当地社区,开展各种珊瑚科普活动,推广珊瑚文化;他们邀请中小学生走进保护区基地,因为没有旧有观念束缚的小朋友更容易接受生态保护的观念,从而通过他们影响家长加入保护行列。

他们和相关院校、研究机构合作,持续开展珊瑚礁调查、水质监测、珊瑚礁修复、人工移植、种植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们与广东海洋大学、南海研究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实现了活体珊瑚的室内培育,这将为珊瑚人工繁殖奠定基础,从而更好推动珊瑚礁修复、保护工作。

……

栉风沐雨十载,青春与汗水洒尽,换取一树红花映碧海。2016年,在“最美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评选活动中,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网络投票 11.3万票的得票数进入了全国前十名,也是广东省得票数最多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


附件:

版权所有:bet365官网网投网站 粤ICP备16122547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103

主办单位:bet365官网网投  协办单位: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宣传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南方新闻网